自進入10月下旬以來,華南各地無論是南美白對蝦還是斑節對蝦,價格均呈持續小幅上揚走勢,其中白對蝦在10月20日至11月2日這段時間類,各地累計漲幅在4-6元/斤不等,而斑節蝦價累計漲幅更是高達6-15元/斤不等。業內介紹,目前廣東方面可以出塘的成品蝦已經很少,在珠三角一帶大概有2-3成的成蝦存塘,主要都是中小規格的白對蝦出塘占主流,30-40頭規格的出塘數量都很少,甚至連續多天都沒有大蝦出塘,養殖戶基本都是將出現問題的中小規格對蝦起捕,或者是清理外塘留存的塘尾蝦,因此價格總體漲幅在整個華南地區都是最低的,塘邊交易量也不多;而在粵西一帶,近期有部分30-40頭規格的成蝦出塘,因此行情相比珠三角一帶要更好一些,基本都是大蝦價格漲幅最大,中小規格的對蝦受益,連帶有輕微的上漲幅度。但無論是湛江還是茂名,成品蝦存塘量也只是在3成左右,供應已明顯后勁不足。
(以上為南美白對蝦價格)
(以上為斑節蝦價)
而在廣西北海及周邊合浦一帶、欽州、防城港地區,成蝦存塘量最近也已降至2成左右,甚至部分產區已經低于1成。有收購商表示,由于目前仍處于婚宴高峰期內,對大規格的對蝦需求并未有太多的減少,加上部分養殖戶惜售,因此在大蝦供應減少的情況下只能提價收蝦,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。進入11月以來,北海一帶30頭規格的白對蝦塘頭價又再突破30元/斤的關口,漲至34元/斤左右,而10頭規格左右的斑節蝦收購價更是漲至58-60元/斤。
據悉,目前欽州、防城港成蝦存塘量更少,甚至已經難成批量收購,收購商更多是轉到北海一帶收蝦,因此欽防一帶的蝦價漲幅反而不如北海高。同樣,海南各產區對蝦出塘量也是持續縮減,蝦價最近兩周以來的漲幅基本在2-3元/斤的范圍內,預計11月內對內陸市場的供應還會進一步減少。
近期華南各地成蝦供應量不斷下降,除了在10月上、中旬的大量出塘這個因素外,病害方面的影響也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。近期冷空氣頻繁南下,華南不少地區最低氣溫普遍已跌破20℃的關口,加上陰冷的天氣持續時間較長,日照變少,導致對蝦發病較多。多個產區都有反饋,在10月下旬期間,由于冷空氣持續時間較少,外塘蝦發病尤為嚴重,紅體、白斑的發病率暴增50%以上,死蝦、排蝦現象再度增加。有養殖戶表示,最近雖然降雨不多,但出現持續大概一周的寒露風天氣,不僅早晚溫差增大到10℃以上,加上進入晝短夜長的階段、天空云層也較厚,有時3天內的日照時間也不超過4小時,因此對蝦出現紅體非常多,此時往往也是排塘較多的時候。
目前出現紅體、白斑的基本都是以外塘蝦占多數,剛投苗不久的冬棚蝦也有,但相對稍少一些。業內分析,往年11月份基本都是華南一帶外塘蝦開始集中清塘的時期,但今年成蝦存塘量已經不多,而冬棚蝦目前基本以80-120頭規格為主流,尚未達到出塘要求,因此可以預計本月成蝦供應會進一步減少,將成為華南蝦價的有力支撐。雖然最近華東一帶秋蝦密集出塘,但基本都是在華東、華中及華北流通較多,進入華南的貨源相對較少,因此對目前的行情并未造成明顯的沖擊,本月華南各地的蝦價有望延續上月底的漲勢,繼續以“唱高調”為主。
發表評論 |
咨詢:0779-2029779
隨時,隨地,伴你身邊!
圖文推薦
最新綜合新聞
今日要聞
熱點推薦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