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份,衢州市氣溫逐漸降低,全市平均氣溫在16℃~25℃,養殖水溫下降,養殖生物病害的發生逐漸減少。但是由于多數養殖生物已進入養成后期,加之晝夜溫差大,因此,仍需密切注意池塘水質變化,盡量減少因應激反應造成損失。養殖場(戶)還應關注養殖水體中的溶氧變化,防止浮頭甚至泛池或氨氮、亞硝酸鹽中毒。
病情預測
草魚:易發生腸炎病、爛鰓病、中華鳋、錨頭鳋等疾病,但發病率顯著降低;草魚出血病等疾病偶有發生。
鰱、鳙:細菌性敗血癥仍有發生;爛鰓病、指環蟲病、車輪蟲病、錨頭鳋病等疾病是此階段易發疾病。
鯽:主要易發生細菌性敗血癥、錨頭鳋病等疾病。
中華鱉:此階段外塘養殖發病逐漸減少,主要為穿孔病、腐皮病等細菌性疾病。
其他:注意防止因缺氧發生浮頭現象。
防治措施
1. 預防措施
(1)定期消毒
定期使用苯扎溴銨溶液(未規定休藥期)、溴氯海因(未規定休藥期)、漂白粉(未規定休藥期)或生石灰(未規定休藥期)等藥物對池水及養殖器具消毒,防止病害的發生。
(2)合理投喂
按照“定時、定量、定質、定點”的原則進行投喂。同時,應當根據天氣、水質、載魚量、吃食情況、殘餌量等適時進行調整,鼓勵投喂低蛋白全價膨化料,少投或不投硬顆粒飼料,減少飼料浪費,降低水體污染。定期在飼料中添加三黃散(未規定休藥期)、多維(未規定休藥期)、免疫多糖(未規定休藥期)等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能力。
(3)調控水質
將水體透明度控制在20~30cm左右,并根據養殖品種及放養量勤換新水,每次換水量不宜過大,一般不超過魚池水量的20%。定期施用生物改良劑,進行池塘底質和水質改良,保持水質的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。
2. 治療措施
(1)草魚出血病:該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,生產中應堅持“預防為主”的原則。
(2)細菌性敗血癥、爛鰓病、腸炎病:停食1天,之后用聚維酮碘溶液(水產用)(休藥期500度日)或聚維酮碘溶液(Ⅱ)(未規定休藥期)兌水全池均勻潑灑,4.5~7.5mg/m3(以有效碘含量計算),隔日一次,連用2~3次;三黃散拌飼投喂,用量0.25g/kg魚體,每日1次,連用3~5天;或飼料中拌入氟苯尼考粉(休藥期375度日)等國標抗菌藥投喂,一天1次,連用3~5天。
(3)中華鳋、錨頭鳋病:用90%的晶體敵百蟲(休藥期500度日)兌水全池潑灑,濃度0.2~0.5g/m3水體,每日1次,間隔5~7天后根據復發情況確定是否繼續用藥。注意用藥后,適當加入新水,可有效降低已從魚體脫落但未死亡寄生蟲的侵襲能力,同時可降低用藥對魚體產生的刺激。
(4)車輪蟲病: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(5:2)(未規定休藥期)化水全池潑灑,濃度為0.7g/m3水體。
(5)指環蟲病:全池遍灑精致敵百蟲粉(休藥期500度日)水溶液,使池水達0.3-0.7mg/L的濃度。鱖魚等敏感品種,要適當降低用藥濃度或每千克魚體重每日每次用阿苯達唑粉(規格:6%)0.2g(休藥期500度日),拌飼投喂,連用5-7天;或青魚、草魚、鰱、鳙和鱖患此病時,每立方米水體每日用甲苯咪唑溶液(規格:10%)1-1.5g(休藥期500度日),2000倍水稀釋均勻后潑灑。
(6)穿孔病、腐皮病等細菌性疾病:發病時,水體用生石灰(未規定休藥期)消毒,同時在藥敏試驗的基礎上選用國標魚藥拌飼。例:氟苯尼考粉(休藥期375度日)、恩諾沙星粉(休藥期500度日)、鹽酸多西環素粉(休藥期750度日)、磺胺類(休藥期500度日)、復方新諾明(休藥期500度日)等。
(7)浮頭:適時打開增氧機,做到“三開兩不開”——晴天中午開、陰天清晨開、連綿陰雨半夜開;晴天傍晚不開機,陰雨天中午不開機。若浮頭狀況嚴重,可使用化學增氧藥品進行臨時增氧。
注意:所有藥品用法用量均需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使用,以防發生意外、造成損失。
發表評論 |
咨詢:0779-2029779
隨時,隨地,伴你身邊!
圖文推薦
最新疫情預報
今日要聞
熱點推薦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