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份氣溫降低,天氣逐漸涼爽,水體晝夜溫差較大,應注意及時增氧,此時也是水產品育肥和收獲的重要季節,需加強飼養管理,及時輪捕上市,減少池塘負荷,錯開集中上市時間,促進池塘綜合產量的提高。在捕撈過程中應避免操作不慎,導致機械損傷,引起病害發生。
一、病情預測
(一)常規養殖魚類:水溫回落,易發生車輪蟲、指環蟲、錨頭鳋病等寄生蟲病,各淡水魚主要養殖區均需重點防控。
(二)草魚、鯽魚、鯉魚:易發生爛鰓病、細菌性腸炎病、肝膽綜合癥等,重點關注各測報區域內的高密度養殖區。
(三)蝦蟹纖毛蟲病、爛鰓病、腸炎病等:養殖進入銷售季節,多由池塘水質惡化引起,特別是一些地區投喂冷凍小雜魚,因貯存不當腐敗變質,易引起發病。重點關注蘇州、泰州、鹽城等河蟹主養地區。
(四)蝦類腸炎病、黑鰓病等:由于養殖密度過大,投餌不科學、水質惡化、造成外傷等引起蝦病。重點關注鹽城、蘇州、南通等對蝦主養區。
二、防治措施
(一)魚類的錨頭鳋病:清塘消毒,殺滅底泥蟲卵,放進魚苗時杜絕魚體帶蟲進入,水源不帶蟲卵或幼蟲進池。保持池塘水質良好、溶氧的充足,適當使用微生物制劑、水質改良劑等調節水質。保持水體的肥度,水較肥情況下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多,可以吃掉錨頭鳋幼體。對于錨頭鳋病一定不要等到疾病爆發之后才去殺蟲,應做好科學的管理措施,使用安全的藥物進行防控。
(二)魚類肝膽綜合癥:投喂質量可靠、穩定的飼料,合理,投喂,隨著氣溫下降加快,投喂量要逐漸下降。避免長期或過量使用敵百蟲類殺蟲藥物,可定期用維生素拌餌投喂,盡量選擇溫和的外用消毒藥物。使用中草藥,緩解有毒有害物質對肝膽的損傷。
(三)魚類細菌性腸炎病:加強飼養管理,選擇優質飼料,不使用腐敗、霉變的飼料,防止病從口入;合理投喂飼料,嚴格控制投喂的數量,保證魚類吃到八成飽;采取外用、內服相結合的方法預防,殺滅水體中病原體,提高魚體抗病力:外用氯制劑、碘制劑等,由于發病時魚體質弱,建議選擇刺激性小的消毒藥物,同時內服中草藥制劑進行治療,如三黃粉等,添加維生素拌餌內服。
(四)甲殼類爛鰓病:春、冬季清除池底淤泥。養殖過程中定期加注新水,保持水質清新、溶氧充足,并在飼料中適當添加維生素C。發病蝦塘用含氯制劑全池潑灑進行水體消毒,同時用大蒜按飼料重量的1-2%,去皮搗爛,加入少量清水攪勻,拌入配合飼料中,待藥液完全吸收后,連續投喂3-5d。
(五)蝦蟹纖毛蟲病:保持水質清潔,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。在放養以前盡量清除池底污物,并徹底消毒;放養后經常換水;適量投喂,盡可能避免過多的殘餌沉積在水底。育苗用水采取嚴格的砂濾和網濾。蝦蟹或其幼體上共棲的纖毛蟲數量不多時,不必治療;如果固著類纖毛蟲數量很多時,就應及時治療。養成期可用茶粕全池潑灑,待蝦蟹蛻殼后,大量換水。
(六)其他注意事項:
加強水質監測和管理,特別是溶解氧變化,及時開啟增氧機,并適當延長增氧機運轉時間。必要時向魚塘沖水,加深魚塘水位,減少因天氣變化而引起水生動物不適。規范操作,拉網、分揀、運輸環節要避免魚體受機械性損傷引起繼發性感染,并在拉網以后及時做好消毒處理,必要時使用消毒劑全池潑灑,對魚病進行預防。
評論列表 | |||||||
|
發表評論 |
咨詢:0779-2029779
隨時,隨地,伴你身邊!
圖文推薦
最新疫情預報
今日要聞
熱點推薦
X